眼高手低=高瞻远瞩+脚踏实地
工作一天一天走上正轨,终于感觉到了一些有意思的东西。
十七大浅析
虽说我资历尚浅,但既然已经有了80后的人大代表,我来个80后的政策分析也不为过。时间有限,就说一点,观十六大江core的报告,一共十条,标题多为概念性的名词,只表达对于该章节内容的概括,如果光看标题没有任何实质的信息,只有第二条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除外,而十七大胡core的报告,十四条中十条都是明确的行动性的短语,包含有明确的信息量,只看标题也能了解报告的核心内容。当然,做为全国人民的指南针,报告的形式务虚务实差别并不大,聪明人都能看得明白,但俺天性驽钝,只能根据报告中文字的多少揣测领导的重心。如十六大中西部大开发、扩大就业等都是明确的小标题,到了十七大只在行文中带过,这五年来做得怎么样,以后怎么走,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当然胡core的报告博大精深,在这里不敢妄加评论以免形成自说自话,以后有时间一定就着数据,理论联系实际深入学习,用心领会。
外企的销售文化
周五开了半天、周六开了一天的全国销售review会议,集中讨论了几个大家都比较关心的问题,包括新产品、HPC、VMWare等,最开始是上一年度的成绩和总结,然后是未来的展望和预测(怎么感觉和十七大差不多)。不过俺们开会就不像领导人那样提纲挈领、高瞻远瞩了,上来就是一堆数,几张表,按月份销售、不同行业销售、不同区域销售和上一年度做比较,提出问题,给出任务,立下军令状。去年的这会听思科的林总讲思科的销售文化,主要是以下几点:承诺制、精准预测、线性增长、持续增长。而神码的叶总原来给我们培训是也经常说神码的企业文化源于惠普,销售风格成型于思科,当然不太明白,现在在公司中实际演练一遍,终于融会贯通。当然,学习的过程是有代价的,所有人基本都被challenge到无话可说,老板用实际行动表达了什么叫结果导向、以终为始。
同时,终于知道了PPT的神奇魅力,原来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要把给老板演示的图表画的那么漂亮,现在总算明白,漂亮的图标往往代表着鲜明的主题,而百忙之中老板抽时间听你讲PPT往往只会关心最重要的东西,一堆不得要领的文字对大脑的刺激远远小于直观的图表,毕竟没有识数认字之前的小朋友也知道大和小,多和少。对于疲劳的高管这一点就尤其重要,问题和机遇总是老板们最关心的,而成就和过程更多会成为餐桌上的谈资。
外企的人才确实济济,一个销售除了要懂销售、还要懂技术、懂英语、懂ppt,同时也是江湖与学术气息并重,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无怪乎公司中分量最重的人。
PS:team真的是很有团队精神和执行力,周五晚上喝酒到很晚,周六早上7点正式开会,2人迟到,于是负责了所有人的早餐和午餐……
年龄与发展
我现在所在的团队,最大63年,最小86年,各种经历的同事,构成了相当融洽的氛围。回首神码,郭为是63年,叶总则是73年的,不难看出,混IT的以后还是年轻人的天下。但是在企业中不像在政府部门那样稳定,40岁以后就需要考虑“后事”(叶总说过一句话,到了四十岁才知道一个月两万块钱根本不够花- -),所以前面也就需要站得更高。周围的同事都是勤奋而优秀,若干年后,新人们将会和我现在一样,努力做更多的事情,也不会在意微薄的待遇。时代在变,行业在变,IT业发展最快速的时间已成为过去,但也在平静的增长中孕育着下一次浪潮。项兵说的第一代白手起家者已经功成身退,第二代高科技借势者正在中流击水,第三代全球资源整合者在哪里呢?
活到老,读书到老
有幸从公司得到卓越礼品卡,买一堆书,写个列表,以后精神生活就靠他们了。
《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从历史看领导》《从历史看人物》《从历史看组织》《万古江河》《像青蛙一样思考》《经济指标解读》《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探》《笑傲职场》《长征》,然后就是一些不要钱的电子书《魔鬼经济学》《心理学与生活(英)》《非洲通史》《伟大的博弈》《影响力》《乌合之众》,再加上订阅的feeds和newsletter,估计阅读就足够填充我的业余时间了。居然有人说现在人读书比原来少,真不知道咋统计的。
1 条评论:
你的照片...小时候和现在对比强烈..召唤小时候的照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