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还是没有给我机会,一面的14名参与者中估计3人进入到下一轮,我们这一组的7人中只有两位mm晋级。我相信华为只是让我过把面试的干瘾然后理直气壮地cut掉。屋漏偏遭连夜雨,破船又遇打头风,腾讯也把我b4掉。本来我并没有出现在腾讯第一天通知的名单当中,为了去霸王面和同学一起在腾讯办公室门口站了4个多小时军姿,结果收到了面试通知是第二天的,真是让我哭笑不得。第二天,务实的面试官针对我个人对互联网的看法穷追猛问,我平时并没有对互联网如此狂热,也没有研究过具体的实例,回答的水平有限,作为当天第一个面试者,我光荣地成了烈士。
事到如今,我找工作的进程又回到了起点。郁闷之余,参加了AIESEC在外经贸的career day的主题活动。其实我的心情是相当矛盾的,对于我这样一个结果导向严重的人来说找工作这样差的现状几乎无法带给我做其他任何事情的信心,好比2000的中国互联网不会给纳斯达克带来任何信心的感觉一样。既然没有笔试面试,不如换一下心境,想到以后这样承受压力的机会肯定少不了,大四的粗浅经历也算是以后职场的小小试练。
外经贸的AIESEC不愧是大陆区里面做得最好的,一天的career day 在最初的安排就能彰显功力。8点半走进宁远楼,就能看到醒目的海报和路标提示符,事先我并不太关心内容,见到了海报的宣传上一连串眩目的title自忖今天没有白来。
东亚银行副行长 徐洁女士 职业生涯
撇开稍显乏味的开场白和赞助商精美的杂志,东亚银行副行长徐洁带来了第一个演讲。首先提出两个问题:
1 你认为找工作的过程中什么最重要?兴趣、专业知识、家庭背景社会关系还是运气。
2 你认为第一份工作不满意怎么办?忍耐、去考研还是在适当的时机跳槽。
在场几百号人对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多少让我有些惊异,选择前两项的超过90%,我则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运气。徐女士也表达了他的惊讶,同时开始分享她的人生经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她本科农学专业,毕业时在中科院农学研究所实习4个月,虽然对师兄老师的敬业精神十分敬佩,却还是选择了另一条道路,依靠父亲的简单关系到了一家物业管理公司打杂(我个人对打杂的定义为一个组织的非核心可替代但不可或缺的事情,无贬义),在两年的工作中,她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努力通过了注册会计师的三门考试,并依靠物业管理公司一个勤奋的香港老板的简单推荐来到了东亚银行打杂。在最初的两年中,东亚银行只在北京设有代表处,并不算分支机构,只能从事与金融无关的业务……不过这也是一个接触和人打交道并处理具体事务的过程。他从行政到人事到市场到业务,并且承担了北京办事处升级成为北京分行的重要工作,在参加了大量的公司培训后得到了这个title,而这也意味着另一种意义工作的新起点。
“不试怎么知道不行?”“一定要坚持”这两句话是当时的香港老板送给她的两句话,也是徐女士对于职场的态度。我认为她职业生涯颇有塞翁失马的意味,她却自认为机会实际上从最开始看起来毫无希望的工作中就已经悄悄来临。其实不管多么严厉苛刻的老板都会给自己的下属机会,下属工作做得好证明老板的工作好,员工工作好代表着公司是个好公司。我们应该尽心工作、用心地想出好的主意,努力和同事沟通,豁达地面对不公平,积极地面对变化和挑战,而不用理会工作中的种种不如意。如果人人都愿意和你合作共事,那你的机会就不远了。
“毕业后到成家前的时间是最宝贵的,不要浪费20岁到30岁这些宝贵的时间,多读一些书”她在工作的前5年中,周末通常都要比平时早起去上课或者学习,而她也坦诚地表明随着年纪的增大,越来越多的时间无法自由支配,想回到年轻的那个状态已经不可能了,年轻人有必要具备一些知识管理和时间管理的概念来帮助自己去学对自己最有价值的知识。最后,她提到了一项她在香港做得很有意思的拓展训练,8天的时间内,在一个小岛上完全同外界失去联系,前3天的时间内要依靠团队的力量完成规定的路线,后3天的时间则要在海上度过。人在全新的环境下所承受的压力和可以激发的潜能都是难以想象的,在爬山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包括又一次受到一只猴子的影响队伍在40度的高温下走错了方向,也包括所有人都要训练自己在皮划艇翻船后的逃生技能。最后一天则用来好好反思自己前几天的表现。实际上,职业生涯中很多目标和观点是没有对错的,你不知道我不知道,CEO说不定也不知道,一切都得靠自己去创造,去选择。
在演讲结束时,她推荐了《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这本书,我随拜读过此书,却限于经验和阅历,至今无法完全体验到作者所在高度的那种感受,以后仍然需要做很多事。
长江商学院国际传播与营销主管 颜之华女士 职业规划
本来演讲没有什么好说的,倒像是科普性质了,不过颜女士作为一个准妈妈,言行举止尽显优雅气质,中等语速的全英文交流基本没有任何障碍。在她的演讲中有提到人际关系中弱关系纽带(weak-tie)的重要性,暗合我几年前看过的一本书中的内容,即一个人人脉的成功,不是依靠那些很强势的朋友关系,更多的是那些很弱的人际关系,所以一个人想要成功应该怎么做就很明显了。
另外,她提到了对于有志于做管理的人来说,B-school is not a better, it is a must,并且建议工作几年再去读MBA会有更深的体会。看着长江商学院上一串串吓死人的学员title,回过头看看这所传达中西文化相结合的管理艺术的非赢利学校,以后是否我也能有这样的荣幸在这样好的环境里面成长呢?
新华信副总裁 李开彤 中国的管理咨询
新华信作为中国本土管理咨询公司的龙头,做事十分务实,上来就谈到了自己的愿景:正确的战略,有力地执行,做中国管理咨询的实践派。实际上就表明了老牌外国咨询公司由于成长与成熟的西方市场环境,很多理论和做事的方法到了中国执行效果不佳的状况。
演讲的开头很有意思,李总从刘备讲起,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为什么落魄至卖草鞋的地步?实际上折射出了中国社会的管理制度已经从家族分封过渡到了职业官吏,造就了中华文明2000年的强盛,实际上中国的管理是很有自己的一套的。而管理咨询虽然在中国只有10多年的历史,但很多组织本身的管理成熟度低,组织管理者素质较低,都造成了对于咨询这样一种外力的强烈需求。
当今中国经济发展迅猛,不从GDP看,仅从中国占据世界500强的企业相对发展速度就可以看出,这也预示了中国本土咨询的良好发展前景。最后,李总送给了我们5句话:
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是殊途同归,也是同学们的历史使命。
掌握知识的本源,不能盲目跟风。
活学活用,不要迷信权威和外国。
有什么样的眼界,就有什么样的成就。
管理咨询是很好的选择。
实际上这5句话我并不觉得有多么精炼,至少很难记住,或者以后能有更深的体验吧。结合李总中间有一段把我讲睡着了半小时的经历,以至于我一度很怀疑新华信的实力,但转念想到这只是一个很普通的workshop,李总这样大title的人来给我们做宣传已属不易,还想要人家在江的绘声绘色也太难了。
管理咨询的文化是平等、简单和竞合,李总自称公司内部从来不称“总”字,从赵明开始就是直呼其名,确实在小事上也体现了自由和开放的意味。李总推荐我们一定要读一读管理和金融的书,当然首先力推新华信的《咨询的真相》《决战》《年轮》,要做到有能力构建自己的思想体系,并强调case study只是锻炼思维的工具,并不能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的一个比喻十分经典,做咨询业就像是弹钢琴,做企业就像是拉二胡。弹钢琴有很多个键可供利用,技艺高超的乐手熟练地运用各个按键可以弹奏出美丽的乐章,但只有两根弦的二胡要想奏出优美的曲子则需要乐手对有限的琴弦最深入理解。
英国商会财务总监 Barry Livett How to become a CFO
中金 罗衡 Investment Bank
绿色和平有毒物质防污染项目主任 岳毅桦 绿色和平组织
第一个老外讲的内容比较简单,但英文实在彪得太快,只能听懂50%,不过也能理解所讲的内容都很基础,对于ddmm们来说还是很有用的。中金的罗衡俨然一副大忽悠的派头,深入浅出地把投行的知识讲得十分透彻,不过倒也彻底杜绝了我跻身金融世界的幻想。Greenpeace的岳小姐只有26岁,为了迎合听众的心理,把同HP斗争的经历讲得绘声绘色,结合其他方面的介绍,也算消除了我一贯对于NGO的偏见和误会,进一步认识到这个世界的多样性和人生价值观的巨大差异。
Yes, it is a amazing world of diversity and I am willing to share my feeling with you guys with different values and visions.
阅读全文...
仅显示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