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啊找啊找工作,找到一个好工作
说起找工作,话长。
一年前的现在,我正在关心北邮人论坛找工作版,时时跟踪和找工作相关的信息,试图能把握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得到的结论再简单不过:三五年内就业形势将越来越差,无论是本科、硕士还是博士,也无论是任何行业。国家GDP的增长带来的就业岗位远远赶不上扩招带来的大量高校毕业生求职需求。在政府没有任何倾向性政策出台的情况下,社会对应届毕业生的要求的提高远远高于薪水的提高。在这个残酷的就业环境下,从高端的高校毕业生带来的压力由上至下传递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渗透到每一个找工作的大学生上。
半年多前的寒假,我正处心积虑地开始准备我的第一份简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早早研读完毕hiall的《求职圣经》、《从无领到白领》、《剪裁人生》等一系列大学生求职的经典著作,制定了本人的大学求职规划战略:立足于通信行业,在市场、销售和咨询行业寻求实习机会,并以此为跳板,在找工作的硬仗中谋求更高的职业生涯起点。Hiall的书写得真实不错,Hiall的创始人rokey和大忽悠许毅也算是有点货,以至于我决定将在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无条件推荐年轻人们好好读读这几本书,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个更为清晰的认识。而在开学不久后也参加了02级前辈们为我们准备的模拟AC,现在回想起来依旧受益匪浅。毕竟找工作是一个体验的过程,面试当场的压力和环境的感觉更需要的是身临其境的体会,理论方面的知识仅仅是成功的一个很基本条件。
四个月前的今天,我在数次寻找实习无果的情况下终于成功落户神州数码,作为本人职业生涯的真实起点。我所在的部门全称是神州数码(中国)有限公司企业系统实业本部基础网络事业部市场部,冗长的名称除了能表明老大们的级别似乎没有其它用途,以至于我向他人介绍起来直截了当的说,神州数码就是做代理的,代理很多外企的东西,其中有个贲门专门代理思科的东西,还占了50%的思科中国的市场份额,一年10来个亿人民币的销售额,这就是我所在的部门了。市场经理很nice,市场部的同事也很nice,现在回想起来,在神州数码的短短3个月,真的学到了很多东西,远远超出我的想象。其实人不管在哪都能学到东西,特别是在全新的环境下尤其如此,而对任何一个职场新人来说,第一家公司总会给他留下深深的烙印,对于我来说,这个烙印就是神州数码的企业文化:负责任和持续创新。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发觉得这个企业文化的高明之处,以至于直接将其转移到了北邮学生电视台的文化中去,也许ddmm暂时并不太懂这句话的意义,但我相信他们以后会感激在大学中能够有这样好的机会去接近这样一种企业的文化。
一个月前的今天,我正风风火火地敲击键盘、点击鼠标,频繁于各种网申,然而天不遂人愿,至今只收到过华硕、惠普、北京移动、艾默生、锐捷、滕讯的笔试面试通知,hp的电面之后便杳无音讯,北京移动在我不能安排笔试的情况下对我也说了88,而华硕则在我开出了4k-8k/m的薪水后直接将我鄙视,找了两个“对薪水不怎么在意,更在意发展环境和成长空间”的兄弟进入了下一轮面试,着实令我很窝火,不过后来听说有华硕员工的工资不到3k/m,也就能够大致体谅公司的苦楚了。
艾默生的求职之旅在昨天落下帷幕,经过了残酷的4面之后这家温文尔雅的世界500强公司平静地发出了offer的通知,我被没有悬念地排除在外,中间曲折太多,不一而足。三大遗憾:一是考虑不周,没有给以前有过一面之缘的艾默生的清华的销售打探一下;二是过于紧张,发挥太滥,在各个环节的发挥都只有50%的平时水平,实在有失水准;三是没有能探听出艾默生的求才标准,拖了四五天依然只能寄希望于自己的价值观能和公司文化匹配,完全无法针对公司对人才的偏好作出相应的反应,眼睁睁看着自己感觉一般的面试兄弟喜气洋洋地将offer签掉,然后用着更为复杂的眼神瞟一眼我们这些loser。
谁叫咱选了销售这条路呢?压力可成为动力,同情会变成鼓励,嘲笑将激发勇气。昨天easy过了锐杰一面,但今天华为却没有给我第一面的资格,我经历了人生第一次霸王面,在苦缠滥打3个小时后,hrjj终于同意最后给我们安排一场面试。我一向认为没有战斗到底没有什么资格向后人讲经验,没准还是误导。所以至于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