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2-08

企业家政治家吕不韦

  这几天在家中无事,正巧pplive正放着吕不韦的电视剧,想起以前曾看过一些片断,感觉还行,便连续看了很多集,后来实在对感情纠葛不感兴趣,便到网上查了下剧情介绍,算是了了原来一个心愿。随后有些感悟,又希望能多找些别人对吕不韦的评论,但好文不多,只有一篇刘光辉写的商人政治家吕不韦讲得比较全。
几点感悟:

吕不韦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家

  首先,企业经营的很好(家族企业发展到吕不韦应该算到了顶点)。虽然战国各国重农抑商,企业家没啥地位,但吕总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他经商往来于赵国的都城邯郸和秦国的都城咸阳,经济活动范围跨越现在的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各省,在当时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吕总作为一名成功的国际贸易企业家,当代商界的尖峰人物,实业做得很出色,也为今后的从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放到今天,估计和索罗斯有一拼。

  其次,有改变世界的理想和决心。从商的阶段应该属于适应社会的阶段,到了从政,就应该属改变社会。如今美国总统选举首先就是比烧钱,这个道理2000年前吕总就看出来了,并且在秦国太子选举中成功实践,并在长期的艰苦奋斗中建立了和未来领导人充分的信任和友谊。直到后来自己当上丞相,统揽大权,大刀阔斧地实现自己的理想,终于满足了马斯诺第五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如果没有强大的意志力和端正的态度,是不可能从一个没有任何王族背景的企业家混到秦国第一代领导核心的。吕总从一开始就预料到了革命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但仍然坚持自己的道路不动摇,迎难而上的勇气、深思缜密的决策,在今天同样值得学习。

  最后,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我这里指的不是宫廷权力之争的砍砍杀杀,其实古代中国随便一个什么灾死的人就够朱元璋把满朝文武杀n遍了,何况吕总的地位跨度太大,和和气气就能当宰相才怪。我这里指的是吕总超越了一般的境界,致力于提高生产力(农商并重)、重视科教兴国(吕氏春秋)、为秦国一统江山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这时候,吕总已经超越了普通商人的概念,完成了向政治家的过渡。这里说的有点过,但不管吕总是否当时做得如何,在电视剧里基本上反映出来的是这么个高大全的形象,同时也应当是时下提倡的企业家精神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吕不韦同时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

  首先,优秀的公关能力。面对错综复杂的情况能够迅速理清思路,找到解决办法,搞定关键的人。在实际操作中,吕不韦转辗秦国和赵国,从0关系到当朝宰相,搞定了这条道路上的所有人,相当神奇,有钱不一定能办得成事,吕宰相成功验证了这么一句话:有钱能使鬼推磨,顶级的有钱人能使磨推鬼。其实在企业中也会有公关能力的大量体现,不过我更认为这应当属于政治家的优秀品质。

  其次,丰富的学术水平和修养。不要以为政治家什么都不会,好的政治家至少得是半个学者。吕宰相广招门客,体现的是海纳百川的容度;编书传道,表达的是知识和思想的智慧(当然一字千金的市场营销手段也无人能出其右)。一部吕氏春秋,包罗万象,融汇百科,集儒墨法兵之大成(这句话是王力说的),既是个人成就的极大体现,也代表了中国政治家整体的综合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如今不管我们从事哪行哪业,较高的知识水平总能彰显底蕴,促进具体的工作和研究更上一层楼。

  最后,奉献精神。我不敢说无私,但奉献二字,当之无愧(现在够格谈这两个字的不多,我这辈子就想努力到能谈谈奉献)。在当在,绝对是企业家最具有奉献精神,在古代,绝对是吕丞相这样的政治家最有奉献精神。奴隶阶级或者农民阶级因为自己的生计问题没有机会去具备奉献精神(他们已经在奉献了),作为贵族中的佼佼者,吕丞相交了一些朋友,做了一些事,杀了一些人,留下了一点东西。交朋友肝胆相照,做事情雷厉风行,杀人毫不手软,编书青史留名,都是需要奉献的,政治家可不是人人都能当的。

  看吕不韦看多了很容易想到周恩来总理和邓小平同志,历史有没有什么惊人的巧合呢?可以想想吧。

  当然,吕不韦一生有个很大的污点,本来是把小妾送给秦王了,从此罢手才对,但后来却搞出了一堆烂事,看来即便是英雄、枭雄,是男人就容易出问题,更别说成功男人了。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