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11

《大国崛起》观后感

  花了三天时间陆陆续续看完了央视的《大国崛起》,讲述了五百年间大国的兴衰历史,对崛起和没落的原因作了细致的分析,引导了观众对于未来中国的思考,确实不错。看了一堆头衔比我简历还长的哥几个给的评论(真不知道他们也是否有时间全部看完),我也来个班门弄斧,就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写下以下心得:



坦诚



  这个片子对我最大的冲击首先来自于它的表现形式,十分坦诚,话也说得很透,问题也提得很是到位,为什么我小时候就没有机会看到这样的片子呢,看到的尽是不带任何感情的历史教科书,考得又是理科,历史基本不会,白义务教育了。还是现在的孩子好,从小就能形成健康积极的历史观,肯定比我少走弯路了。



大国



  一个很有意思的案例,把一架小飞机所有零件按比例扩大10倍,造出来的大飞机却无法飞行,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同样,1亿人的大国和13亿人的大国面对同样的问题却很难有同样出色的解决方案。西方的民主诞生的根基来自于很小的地域、很少的人群,中国没有办法照搬别人的经验,只能走自己的大国之路。摸着石头过河,没被水冲跑就不错了,多一些感恩和努力吧。



精神



  中国人向来缺少开放和创新的精神,这个和内陆文明的积淀有关,但事实是,适者生存,现在确实是一个需要开放和创新才能成功的扁平的时代。怎么办?可以保留民族特色,没问题,但有悖于开放和创新的特色不能要,为什么,先吃面包再赋诗,顺序不能错。



人权



  西方对人权看得很重,并一直批评中国没人权,其实我一直觉得这个问题是被老美故意搞复杂了。想想当初美国的农奴制度讲不讲人权?就这么简单点破事还打了4年仗才搞定(还差点没搞定),反过头就说中国没人权?其实个体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还是有冲突的,计划生育就是典型的抑制个体权利换取整体利益,现在的中国和20世纪初的中国比好多了吧,谁不想自己多一点权利呢?慢慢来。



  看完大国崛起,又看了日本一个关于中国和印度崛起的访谈类节目,同样是头衔很长很长的人,从美、日的立场换成中国的立场做换位思考,也是很坦诚地把问题放到桌面上来谈,谈到了很多具体的问题,感觉颇受启发,不管中国是否能开放言论自由,我们也要尽量辩证、全面地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被动地接受“对”到自己发现“对”,怎么说都是进步啊。

4 条评论:

Yang, Ruqi 说...

有没有看过《河殇》?

匿名 说...

你好!突然在北邮的论坛上发现你,我估计认识你,我今天也去签录用函,估计就是你。以后就是同事了,多关照。 P.S.很棒的blog阿
我的QQ 120807458^_^

匿名 说...

你好!突然在北邮的论坛上发现你,我估计认识你,我今天也去签录用函,估计就是你。以后就是同事了,多关照。 P.S.很棒的blog阿

刚才QQ写错了 应该是120907458 ^_^

狼朗 说...

河殇8错啊,不过没有赶上好时候,条件不成熟,我想过于感性了吧